English

林凡“切”梅

1998-03-29 来源:光明日报 王影 我有话说

近两三年,林凡画梅多达百帧以上,其中有些是长帔巨幛。2月25日林凡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始他北京———香港———澳门举办巡回画展之行。他的当行是工笔画,最近完成的《海岸无风》、《萍开五月》和《永恒的节日》等,又都在原有的画风基础上,有新的展拓。

林凡最早画梅,是在中学读书时受李伦先生指导进行的。但几十年下来,林凡把人物、山水奉为正宗,把画梅当成创作副业了。只是在1995年,我和他相偕去扬州瘦西湖,记得那天正下鹅毛大雪。我们踏着齐脚脖的雪去探梅。别的梅花,还只是新绽花蕾,而廿四桥附近的腊梅却在雪中怒放,雪压在嫩黄的花朵上,花朵颤巍巍的,通体透明,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冷香。当时,我惊奇得叫起来,仿佛第一次深深地认识了梅花,找到了梅花的定位!后来,林凡写了一首诗:

瘦西湖上踏琼瑶,拥雪凭栏廿四桥。

一瞥罗浮惊绝艳,比肩寒雁顿魂销。

书挂画舫留金郑,歌扳吟囊太寂寥。

伤心湖畔河边柳,无复迎鸾奏九韶。

自此之后,林凡就一改常习,“切”入梅花,画起大量的梅花来了。在这几年中,他在传统文化库藏中,疏扒关于梅花的诗词,关于梅花的故事,关于梅花的传说,整天忙乎,积攒了很多很多。关于梅花的技法,也探求好多好多种,听说哪里有梅花,就立马去看。工夫下得深了,他对于梅花神韵,似乎摸得很透。

如果在西湖看到一株梅花,写下来,这是“西湖梅”,而独独忘记了梅花的清幽高雅,那有什么意思。古人有各种咏物诗,咏物词,一般有两段要求:创作咏物诗词,首先是要求“切”,然后又要求“不切”,最高明的才是“不即不离”,林凡又加了四个字“无悖无脱”。我认为林凡在这方面是甘苦自赏,深有所会的。

林凡工画,他是以书法入画的。在所有花木的描绘中,再没有比梅花那么需要书法的笔力了!这是林凡画梅的原因之一。在扬州看到的雪梅,对我,对林凡震撼很大。林凡觉得梅花远不认为是岁尾开花,生活环境艰辛萧杀,而使人瑟缩、沉郁。而是领先于春,在严冬中拔出春意来。梅之于人,是气质上的激扬。它是先于牡丹的万花之魁,是真正的“迎春之花”。在这层意思上,特别促使林凡这个一生坎坷而永不衰瘦的艺术家在创作上极度亢奋。他画的梅充满了诗意,但确实是质朴的。林凡的梅花气质上是清宁的,孤寂的,就如他这个人一样。

在历史上,古人画梅,大都勾花点蕊的居多,像宋人的博粉梅花小品,是很有神韵的,但都很少。古人不直接用色彩作梅,大概颜色精贵,质量不过关的缘故。至于像晚近这样把梅花画得碗口大,艳灼灼,红彤彤的一大片,显得燥,肯定与梅品、梅格、梅情、梅调不搭界!我认为在美学上有些简单的技法表现问题,也应该探讨探讨。为什么梅花可以适度放大、缩小就美,但放大成荷花、牡丹那么大就不美?

我虽然是搞电影的,但对他侃的某些似乎有些玄的杜撰的理法,仍然一点就通。林凡侃的画梅的“切”,实际上是每幅作品的剪裁、构架,应该怎样利用东方情调的空间分割概念去处理就会无往不合。而这仿佛正是林凡的优长。

林凡画梅是先立枝干骨架的,他选择很严,立骨架时,废品很多。正是这样严格地“切”,才使他的每幅拿出来的成品,有一种常变常新的感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